记者在辽宁省海城市走访过程中,却发现这里的一些农民并没有受到影响。原来早在2012年,他们就开始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不种玉米,种起了黑果腺肋花楸。 春季花束密集,艳丽芳香;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叶片紫红;冬季黑紫色的果实形如蓝莓,像黑色珍珠一样宿在枝头——这便是黑果腺肋花楸。海城市农民陈世富就像魔术师一样,用了整整九年时间,顶着压力,历尽艰辛,投入超亿元资金,神奇地将黑果腺肋花楸种遍“东北”地区,带动农民开始了一场市场主导型调结构战役。 一串串“黑珍珠”挂在枝条上,有些枝条已被果子压弯快贴在了地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果腺肋花楸。 看着这些成熟的果实,家住海城市东四管理区三大堡村的村民于庆纯脸上露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种苞米没啥意思,咱农民一年忙到头不就是想赚点钱吗?要赚钱就得想办法。我这也属于二次创业了,去年成本就全部收回了,而且还有赚。”于大哥发出憨厚的笑声。多年以来他一直守着自家的20多亩玉米地,2014年在老同学的建议下,在自家地旁边又租了30多亩,共栽了50多亩黑果腺肋花楸。“二次创业”的他还真下了本,总体投入了60多万元,而且很快就尝到了甜头。“如果有地,还会再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