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学名:Aronia prunifolia‘Viking’和Aronia melanocarpa)蔷薇科、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波罗地海沿岸至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大约200-300年前,被引种到欧洲。二战以前,黑果腺肋花楸主要用作观赏植物。直到20世纪早期,美国才开始小规模商业化栽培。二战以后,黑果腺肋花楸由德国出口到前苏联,在东欧和前苏联作为水果得到广泛普及和种植。1971年,前苏联栽培面积达到5400hm2。其中,4000hm2分布在西伯利亚。此外,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和德国等东欧国家都建立起了黑果腺肋花楸栽培基地。全球栽培总面积仅约50000hm2,其中80%以上在波兰。直到**近几年,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黑果腺肋花楸在食品、饮料、**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才受到广泛的关注,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原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